渝北网  >   经济

大盛镇青龙村:五改促五化 聚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蒸蒸日上、面貌焕然一新的青龙村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本报讯(记者 周新宇 通讯员 张何欢)去年底以来,大盛镇青龙村按照“党建引领、整体设计、改革推动”的思路,坚持“提升基层组织力、激活要素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同步发力,探索“9 1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开展“五改促五化”工作法,全力打造全市首个集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于一体的丘陵山区现代化水果产业基地,聚力集智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零改整,促进土地经营规模化。采取集约土地整体打造模式,全村农民以地入股成立重庆枫楠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实施整村土地宜机化整治,青龙村可耕种土地由原来的93.3公顷增加至156.7公顷,在大幅增加土地经营规模的同时,彻底改变了产业发展受土地零星分散、村民收益受土地质量和类别影响收益的现状。

  坡改缓,促进土地耕作宜机化。宜机化整治后,陡峭零星的土地变为适宜全程机械化耕作的缓坡。同时,按照“种植分区、精准管理、全程可控”要求,在实行果园网格化分区管理的基础上,布局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墒情信息采集、远程视频监控等智慧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园区生产全程开展精准化、数字化管理。通过坡改缓、智能化管理等有效措施,农业生产劳动力成本由原来6000元/亩降至2000元/亩。

  瘦改肥,促进产品生产绿色化。在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控等环节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果园主推“有机肥绿肥”模式,施用有机肥2300吨,建成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106.7公顷,果园行间套种黑大豆、南瓜、苦荞麦、土豆、榨菜等特色粮油作物73.3公顷,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农药技术,从生产源头上保障生产出安全绿色产品。

  粮改果,促进土地产出高效化。打破原有产业以种粮为主、效益偏低的困局,科学布局发展爱媛38号、8号血橙、明日见等特色中晚熟柑橘106.7公顷,在果园行间套种特色粮油、蔬菜及中药材等作物,实现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到2020年基地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总产值3500万元/年,村集体经营收入350万元/年,农民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分改合,促进三产融合化。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600万元集中推进果园建设,将财政投入资金“改补为股”,按照“9 1 1”配股分红模式,全村土地入股后,90%的水果收益直接分红农户,10%的水果收益归合作社用于集体公益事业再分配,100%的果园行间套种作物收益以户籍股的方式直接分配给农民,实现农民“确权确股不确地”,生产经营方式由过去的散户经营转变为集体统一经营。按照功能拓展、多态融合的思路,以柑橘产业为支撑,加快配套完善果园景观、生态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编辑:官粳人 万承瑶(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