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民生
培育产业致富“领头雁” 集聚乡村振兴新动能——洛碛镇沙湾村脱贫工作侧记

  在洛碛镇沙湾村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村“两委”干部信心十足,甘当农村发展“领路人”;农民们辛勤耕种,有了增收致富的产业;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近年来,在洛碛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该村因地制宜,大力种植柑橘、枇杷等伏季水果,如今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亩。该村还通过调整产业发展、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租赁经济、采取入股分红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互利共赢,带领沙湾村民们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明晰产业发展思路

  让乡村振兴“加速度”

  沙湾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早在1983年就建立了沙湾村果园,但受到技术、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产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始终未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改观出现在2010年。这一年,在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后,该村党总支积极谋划产业结构调整,决定将沙湾村3、4、5社果园整合后发展为500亩的果园基地。同时,修建山坪塘和2.27公里的产业小路,改善了硬件设施条件,并多次组织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给群众送政策、送信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沙湾村围绕“果蔬产业”资源做文章,进一步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全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第一步就是盘活土地资源。”沙湾村党总支书记张禹梅告诉记者,该村按照“盘活要素、开发资源、增加收益”的原则,鼓励村集体盘活闲置的荒田、荒林、荒塘、荒坡等集体资产,通过依法出租、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集体存量资产增值。同时,发展租赁经济,通过挖掘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潜力,尤其是闲置的乡村小学校舍、垃圾处理场等固定资产,以公开招标承包、对外租赁或投资入股等形式,促进闲置资产利用。

  此外,采取入股分红,实现互利共赢。以原沙湾村银珠子农业合作社(现重庆市银珠子股份合作社)为例,采取“能人投资 村集体资金入股村集体土地入股”的模式,由返乡人才投资果园项目,注册劳务、旅游、销售等公司,这样既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又可增加群众和集体的收入。

  搞好“三变改革”试点

  让村民荷包“鼓起来”

  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系统部署,明确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此,洛碛镇在沙湾村率先实施了“三变改革”试点,在原沙湾村银珠子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进行了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入股占10%、农户以土地入股占30%并保底分红(每亩400元保底租金)、业主以资金入股占60%的“136”股份制改革,成立了重庆市银珠子农业股份合作社。

  “最开始,很多村民都表示怀疑,毕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让他们拿出土地入股,搞所谓的公司化运作,无异于‘空了吹’。”张禹梅表示,在洛碛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她和同事不断优化制度和分配设计,挨家挨户反复讲解,一一化解了村民们的疑虑。村民赵泽云就是受益者之一,如今已是“股东”身份的他谈及此事,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流转土地换取了三股股权,收益比之前单纯种粮食划算多了。除了赵泽云,其他村民也摇身一遍成为了“股东”。

  考虑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并不强,张禹梅在定好股权结构框架的同时,还带着村民股东到周边多个发展得好的地方去考察学习,最后定下生态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成立后的重庆市银珠子农村股份合作社发展水果种植500亩,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增收,目前,村集体已提前实现了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的目标,预计今年将达30万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村将进一步完善集体经济管理模式,以集中示范培训、相互观摩、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拓宽水果的销售渠道,从而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张禹梅表示。

  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让贫困户“站起来”

  产业发展最终要实现村民致富,致富路上一个村民都不能少。沙湾村的发展过程中,村党总支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全力助推贫困户脱贫。

  该村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标准,让贫困户一个都不能少。在前期调查中,村干部主动挑起重任,以“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为标尺,在每一户的摸排工作中,详细了解各家子女教育、家庭收入等情况,制定出一户一策的帮扶方案。

  在走访中,村干部发现,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家庭等“四类人群”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安全隐患严重,便向洛碛镇党委、政府建议,解决村民的住房保障。该村对5户贫困户进行C、D级危房改造,在资料申报、进场施工、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等过程中,环环把关,全力保障贫困户的住房安全。同时,还为村上住房质量欠佳的“四类人员”集中修建了“花土小院”,一方面解决了困难人员的住房问题,一方面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加强人员管理与服务。如今,设计别致的“花土小院”还配套了健身设备,丰富了村民的文体生活,已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同时,该村还着手提高贫困户收入。考虑到村民辜美林、胡开文、王正权家里有一定的劳动力,村里给他们争取了扶持资金购买鸡、猪、鸭等农产品,并为他们寻找销路;村民李光珍和辜美田缺少劳力,但他们有自己的果园,村里就为他们买来肥料、农药等物资发展生产,并且动员专业的农户为其打枝、嫁接,帮助他们销售农副产品。

  通过一系列努力,2015年底,5户扶贫户均实现脱贫;2017年底,胡开文、王正权、辜美林家人均年收入过万元,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辜美田稳定脱贫;今年,剩下的脱贫户也有望实现稳定脱贫。

编辑:官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