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愁博物馆 感受那一份山水间的“烟火”乡愁

乡愁博物馆内展示的具有川东民居特色的建筑

 

乡愁博物馆

木制物件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朱云卿 摄

  初冬的暖阳照亮了正门上方的“重庆乡愁博物馆”牌匾,阳光从大门透进来,那深藏馆中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被称作“乡愁”的一切,掺杂着让人难以舍弃的感情,如同一台老旧的留声机,再一次开始了缓缓吟唱。12月1日,“遇见渝水·嘉陵江”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渝北,来自新华网、人民网等23家网络媒体记者聚集渝北,聚焦乡愁博物馆,共同追寻记忆中的那一抹牵挂和思念。

  这乡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不像其他博物馆,位于“巴渝乡愁”项目内的重庆乡愁博物馆置身于山水田园之间。在该博物馆里,记者看到,馆内翠竹环绕,中庭一张典型的巴渝雕花四方桌配上四把竹椅,展区里有蓑衣、斗笠、石磨、簸箕、纺车、耙等农具。

  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乡愁博物馆由少时之忆、乡村大课堂、巴渝乡愁项目规划展厅、文创农创展示区4大主要区域构成。

  值得一提的是“少时之忆”展区,这里展示了巴渝地区的装置艺术、房屋建设等场景。“少时记忆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该负责人介绍道,秀丽的山水、金色的田园、整洁的村落,岁月流逝中镌刻的是乡愁烙印。

  在少时之忆展区,记者注意到装置艺术——竹编。在制作中,人们选用川东优质竹材,将其精制成细如丝,薄如蝉翼的竹条,最终编制成家庭需要的景观小品。倒立的锅盖、斜放的竹篓、用于晾晒的筛子……竹艺编制而成的景观小品,展现的是巴渝人家过往的市井生活。金黄的颜色,春华秋实又一个轮回,预示着辛勤劳作的巴渝人民五谷丰登,余意悠长。

  现场还再现了川东民居特色。据悉,重庆是川东民居的主要聚集地,川东民居通常建在坡坎上,掩盖在青山绿水间。木架穿斗房,以全楔式木结构为主要特色,通过挖地基、麦糠搅糊土壤、木料制作穿斗结构、夯土做砖、穿梁、铺瓦等一系列顺序建成,空间丰富多变,层次错落有致,抗震防水灾性能好。而川东民居通常包含两层,上层存放(晒晾)粮食,下层为住房、堂屋、厢房、厨房、织作坊等。

  这乡愁闻得“烟火”,见得生活

  “乡愁馆的初衷就是最大程度还原当时村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布展中更多的是想体现一种生活记忆。”重庆乡愁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道。

  为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巴渝农耕文明的影子:依托丘陵地带的地形,合理运用稻田养鱼、桑基鱼塘、农林复合等,辛勤的耕耘在特色生产技艺和生物资源的发展和沉淀中历久弥新。

  同时,展区的壁画《老重庆人生活剪影》也让人印象深刻。这幅壁画是现代微雕、声光电与立体的、传统手工的艺术结合体,精湛的技艺让这壁画十分逼真。码头、棒棒军、集市、喂鸡……它将从前重庆人的生活剪影浓缩在这幅画上,那些关于故乡的记忆,瞬间在脑海汹涌澎湃。

  有巴渝人的地方当然不乏“烟火气”,馆内的乡村集市展现的是熙熙攘攘巴渝市井人文:掌柜当炉、老板吆喝、深巷叫卖、茶馆话事……林林总总的巴渝繁华,均在街巷里弄、寻常巷陌中可以寻觅。

  “从小到大,我们一家吃水用的就是这种井,这对我来说,就是老家的全部记忆。”在展区看到保留的“古井”,市民柳明激动地说道,“自从到城里工作后,每次看到这种井,我都会想起以前在村里和儿时伙伴坐在井边乘凉的场景。”

  柳明表示,馆中保留下的很多东西以及再现的场景给自己留下了对故乡的念想,也寄放了他心中的乡愁。

  此外,在文创农创展示区,这里汇聚了重庆30余个乡镇50余种农特产品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农创产品。

  这乡愁毗连过去,注脚未来

  “书香巴渝,文化立魂。智慧立本,开放立形。”在重庆乡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看来,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需要秉承的文化力量。

  乡村大课堂,便是这样一个让农民汲取智慧,统一思想、统一培训、统一理念的互动交流平台。记者了解到,在重庆乡愁博物馆内,有一个“室内图书室”,这里放置了众多门类的书籍,便于农民们查阅,除了具有图书馆功能,乡村大课堂还定期开设相关的农业课程提升农民专业技术。

  该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图书分类还是课程构建,乡村大课堂包含了乡村美育、乡村故事、乡村营建等内容,是以围绕农民朋友在农业生产技术、培育农旅经营方式等领域的综合素质素养提升,成为集智慧沉淀、经验交流、人才培养、创新孵化为一体的实践高地,用课程来启迪兴趣,用智慧“武装”头脑,让农民成为生活主体,转变为创新型农民。

  根据发展规划,重庆乡愁博物馆将成为渝北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借由乡愁文化发展乡愁旅游,使乡愁博物馆更具活力、实力、魅力。未来,“巴渝乡愁”项目将致力于特色农旅的打造,如一店一绝、百店百味的原乡老街,前店后坊的农产品加工工坊等,从乡村市集再到田间课堂,从田间野趣到非遗传承,在这里,都能找到记忆中熟悉的那种感觉。

编辑:官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