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旅委: 以特色“馆本课程” 提升未成年人文化素养


  区文化馆举办的暑期少儿免费培训 本组图片由通讯员 秦力 摄


  “利用自身现有资源,逐步打造文化教育特色……”近年来,区文旅委坚持以公共文化阵地为依托,立足本职,优化服务,创新举措,持续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馆本课程”建设,满足未成年人对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全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良好的文化环境。


  区文化馆:

  举办公益文化培训

  丰富未成年人假期生活


  近年来,区文化馆不断拓宽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利用寒暑假举办公益文化培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平台。


  据悉,区文化馆已连续四年在寒暑假开设舞蹈、声乐、美术、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课程的免费培训班,由该馆资深专业教师授课,面向全区未成年人招生,广大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优先报名。据统计,区文化馆今年已开展寒假少儿免费培训班14期,参加人数约370人;暑假少儿免费培训班10期,此举受到广大群众的点赞。


  此外,疫情期间,区文化馆还积极投身防疫知识宣传,引导渝北区的少年儿童们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一线抗疫人员的感恩,收集到儿童画150幅,在文化馆公众号开设专栏,发布七期《童心抗疫用爱发声——渝北萌娃有“画”说》。


  区图书馆:

  线上线下相结合

  点亮孩子课余生活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区图书馆实行长时间闭馆,并暂停各类线下阅读活动,但隔离病毒不能隔离阅读。


  为此,区图书馆充分利用各类数字阅读资源,通过“渝北区手机图书馆”APP、数字微图、战疫书柜、读联体等数字平台,向读者提供政治、军事、医学、文学、历史、艺术、经济等方面的电子图书、电子报刊,让大家在家也能享受到阅读服务。


  除了提供电子图书,以前的线下阅读活动也转为线上,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持续进行。2月,区图书馆推出“停学不停课,在家也能学编程”小码王线上公益感知课程,采取“线上课程+直播指导”的方式,分为海底世界、飞逝的流星、疯狂的水果城等5节内容,让小朋友们学习基础的计算机科学知识。3月,开设“战疫”美术创新网络课堂,引导孩子们通过艺术的方式了解新冠肺炎病毒,提高他们对疫情的认知能力,同时满足他们在家学习、娱乐的需求。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6月,区图书馆重新开放,同时恢复“爱·阅读”系列线下读书活动。


  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青少年教育是博物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渝北非遗文化、探索博物馆,区文保中心和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积极开展青少年教育、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让更多未成年人受益。例如,举办“巴渝民俗·我们的节日——腊八”系列活动,通过贴窗花、挂灯笼、传习非遗、派送腊八粥、知识竞答……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端午前夕,区文保中心组织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做香囊,过端午”活动,邀请渝北区非遗项目——棕编手工艺的传承人郑盛仪老师走进暨华中学,教同学们制作香囊,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端午民间习俗方面的知识。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区文保中心将继续发挥博物馆的独特优势,增强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将“走进学校”和“走进博物馆”相结合,加强馆校合作、交流,让更多的未成年群体成为受益者。


编辑:渝北陈遵